在博鳌2021中国双碳经济建设高峰对话致辞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 许军祥
(2021年12月4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参会代表: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来到海南博鳌参加“2021中国双碳经济建设高峰对话”,也非常感谢新华网的邀请,能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双碳”问题谈几点认识:一、2020年以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物资循环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资源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落实生态保护,支持绿色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绿色供应链。从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方面全面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7月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并提出了“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的要求,明确了“到2025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废纸利用量达到 6000 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1150 万吨、29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的阶段性具体任务指标。再生资源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生资源日益减少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既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二、“双碳”经济循环发展,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再生资源是指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资资源。物资再生行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物资再生行业,不仅能解决资源的短缺问题,还能促进解决环境友好问题,而且能够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自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的回收量从1.64亿吨增加到了3.72亿吨,价值已经从5764亿元上升到了10136.7亿元,年均增速约7.58%。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全国771家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250.4万辆,同比上升14.34%,全国109家基金补贴名单内的废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拆解废电器8498万台,同比上升0.16%,连续三年拆解量超8000万台;全国废塑料回收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回收量仍然达到了1600万吨。物资再生行业对碳减排的效果十分显著。以废钢铁为例,钢铁制造过程有两个不同流程,一个是长流程,一个是短流程。长流程是以铁矿石作为主要原料,短流程是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生铁为辅料。长流程中高炉炼生铁是“高炉-转炉”碳排量最高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占的比重达到了2/3;而用短流程,用废钢来替代铁矿石,本身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工艺流程较短,减少了高炉工艺中的焦炭损耗,显著减少了碳排放量。在实践中,大量使用废钢短流程炼钢的减碳效应非常明显。2020年全国回收报废机动车250.4万辆,拆解产生的废钢铁约600万吨,与用铁矿石炼钢相比具可减少碳排放960万吨左右。再以废电器电子产品为例,2020年全国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金补贴名单内的企业共拆解处理8498万台废电器(总重量达233.99万吨),获得拆解处理可利用产物231.32万吨,产出率为98.9%。拆解产物包括CRT玻璃、压缩机、保温层材料、电动机、电路板、铝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塑料等。根据行业碳减排核算方法进行初步估算,直接减排二氧化碳约160万吨。再生资源行业凭借其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行业发展特点,规模迅速扩大。通过解决企业废旧物资处理问题,促进了全行业节能减排,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三、践行绿色发展使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着力构建绿色供应链。再生资源行业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潜力巨大。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将发挥自身作用,着力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绿色发展。一方面,通过制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畅通政策传递与信息反馈渠道,营造健康发展规范运作的制度环境。服务企业拓展业务,增进企业交流协同,构建一个规范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打击非法拆解,优化市场环境,健全完善行业政策体系。利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建立供应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可追溯系统,利用可追溯信用机制破解行业发展与监管等问题。再生资源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与壮大的进程之中,物资再生行业将积极实践“碳减排、碳中和”,践行绿色发展使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提升回收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社会生产提供更多的再生原材料,同时减少自身的碳排放量。我们衷心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公共基础服务功能,将回收体系的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之中,逐步建立行业准入及管理规范,制定回收企业行业技术规范,加强统计与信息化建设,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为我国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